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24小时服务热线:

15834134098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动态 > 公司动态

建筑工程知识:建筑物分类和五种建筑材料种类、特性、应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不管是从业人员还是非相关行业人员,一些基础的建筑知识一定要了解,下边是小编通过网络整理出的建筑物分类和建筑材料知识,给大家作为参考。

  一、建筑物的分类

  1、根据建筑物用途分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3)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2、根据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其他结构体系。

  3、根据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二、建筑材料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1、水泥

  (1)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

  (2)水泥标号:水泥标号是表示水泥硬化后的抗压能力。

1598529330202052.jpg

  (3)常用水泥的技术特性

  凝结时效性: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与终凝。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合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浆开始拌合时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成为体积安定性不良,不能使用。

  水热化性: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不断放出热量称为水热化。其水热化释放热量的大小和放热速度的快慢主要与水泥标号、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早期强度越高。但颗粒越细,其制作成本越高,并容易受潮失效。

  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沙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标准稠度是做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时,**标准规定的稠度。

  2、钢筋

  (1)建筑钢筋的种类:钢筋是钢锭经热轧而成,故又称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更大的钢材品种。

  按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按钢种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按强度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其中Ⅰ级钢筋为低碳钢钢筋,Ⅱ、Ⅲ、Ⅳ级为低合金钢钢筋。

  (2)建筑用钢筋的应用

  1、Ⅰ级钢筋为热轧光圆钢筋,其强度较低,塑性及焊接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较小部位。

  2、变形钢筋中Ⅱ级、Ⅲ级钢筋的强度、塑性、焊接性能等综合使用指标较好,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量更大的钢筋品种,也可经冷拉后做预应力筋使用。

  3、冷加工钢筋

  冷拉钢筋:冷拉钢筋的屈服程度会提高,而塑性降低。冷拉Ⅰ级钢筋适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部位,冷拉Ⅱ级、Ⅲ级、Ⅳ级钢筋均可作为预应力筋使用。冷拔低碳钢筋: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是小型构件的主要预应力钢材。

  3、木材

  (1)木材的种类: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类。

  其中针叶树的树干长直高大,纹理通直,材质较软,加工容易,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材。

  阔叶树材质较坚硬,称之为硬材,主要用于装修工程。

  建筑木材的性能与用途红松:材质较软,纹理顺直,不易翘曲、开裂,树脂多,耐腐朽,易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屋架、檩条、模板等。鱼鳞云杉:又名白松。材质轻、纹理直、结构细、易干燥、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窗、模板、地板等。马尾松:材质中硬,纹理直斜不匀,结构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气味浓,在水中很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门窗、橼条、木柱等。落叶松:材质坚硬而脆,树脂多,耐腐性强,干燥慢,干燥中易开裂。主要用于檩条、地板、木桩等。杉木:纹理直而均,结构中等或粗,易干燥、耐久性强。主要用于制作屋架、檩条、门窗、脚手杆等。柏木:材质致密,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干燥易开裂,坚韧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及细木装饰等。洋松:分细皮和粗皮两种。细皮的结构精细,不易变形,容易加工,适于较高要求的装修;粗皮的结构较松,但质料坚固,变形与收缩量较小,适用于要求不高的装修。

  (2)木材的类别

  为了合理用材,木材按加工与用途不同分为原木、杉原条、板方材等。

  原木是指伐倒后经修枝,并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材。分直接使用原木和加工用原木。杉原条是指只经修枝剥皮,没有加工成材的杉木,长度5M以上,梢直径60mm以上。板方材是指按一定尺寸加工成的板材和方材。板材是指断面宽为厚的三倍及三倍以上者;方材是指断面宽度小于厚度的三倍者。

  4、普通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概念:其主要是由水泥、普通碎石、砂和水配置而成的混凝土。其中石子砂子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石子为粗骨料,砂为细骨料。水泥加水后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满骨料间的空隙,作为骨料之间的润滑材料,使混凝土混合物具有适于施工的和易性,水泥水化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整体。

  (2)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是否适于操作,是否具有能使所浇注的构件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混凝土的强度: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主要强度指标,它比混凝土的其它强度高得多,工程中主要是利用其抗压强度,也是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能抵抗各种自然环境的侵蚀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耐久性。对混凝土除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安全承受荷载外,还应具有耐久性,如抗渗、抗冻、耐磨、耐风化等。

  5、黏土砖

  黏土砖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搅拌成可塑性,用机械挤压成型的。挤压成型的土块称为砖坯,经风干后送入窑内,在900—1000℃的高温下煅烧即成砖。


铝硅酸盐类水泥的制作工艺在水泥生产制造中有着象征性,是以白云石和黏土为关键原料,经粉碎、配料、磨细做成干料,随后喂入水泥窑中锻烧完善料,再将水泥熟料加少量熟石膏,有时候还掺入热塑性树脂或减水剂,磨细而成。铝硅酸盐类水泥的制作工艺在水泥生产制造中有着象征性,是以白云石和黏土为关键原料,经粉碎、配料、磨细做成干料,随后喂入水泥窑中锻烧完善料,再将水泥熟料加少量熟石膏磨细而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水泥生产的两种工艺。一、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日本德国等发达**,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中国**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二、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豆乐沙 机沙 汾沙 加气块15x24x60 青砖200*90*53cm 袋装白灰 1-3石子 华雪白水泥42.5 狮头普通42.5水泥 加气块12x24x60